供热计量与能耗统计管理信息系统的体系问题 

概述: 与城市的供热计量和能耗相关的指标众多,涉及面、来源面十分广,有建筑类型、供热管网、热源、企业经营情况等。如何在确保真实反映各地集中供热情况的基础上,
本信息已过期,发布者可在"已发商机"里点击"重发"。

刷新时间:
2016-07-05 17:18:32 点击65210次
分类:
联系电话:
0512-66835259 吴先生(销售工程师)
QQ:
1163092724
信用:4.0  隐性收费:4.0
描述:4.0  产品质量:4.0
物流:4.0  服务态度:4.0
默认4分 我要打分

与城市的供热计量和能耗相关的指标众多,涉及面、来源面十分广,有建筑类型、供热管网、热源、企业经营情况等。如何在确保真实反映各地集中供热情况的基础上,减少供热企业和相关管理部门工作量,与现有统计制度衔接,并为能耗统计、定额制度、特许经营制度等提供支持,使得统计管理信息系统更具操作性和前瞻性,是指标设计的关键所在。

1 指标选取原则
指标的选取是供热计量与能耗统计管理的关键,是国家、部门、地方政府、供热企业制定供热政策、推进供热计量改革的重要基础,也是计算和评定地区、企业节能效果的重要依据。指标的设计也可以为供热能耗发展的潜力做出科学预测,有助于采取正确应对措施。因此,建立起完整、实用、简洁的指标体系就显得十分重要,蒸汽流量计,蒸汽流量表,蒸汽计量表,蒸汽表,涡街流量计,气体流量计,液体流量计,热水流量计 。

1.1 整体性原则
全面掌握供热行业发展情况,是科学制定政策、促进本行业科学发展的基础。作为一个整体行业,统计管理信息系统中其所包含的指标应当完整和严密的,不仅应包含行业本身数据,也应包含影响行业发展,如建筑、价格、新能源发展等多种类数据,达到体现供热行业现状、显示存在问题的目的。为保障冬季采暖、了解供热企业经营现状、掌握地方供热管理情况、促进供热改革等多方面工作做基础和准备,蒸汽流量计,蒸汽流量表,蒸汽计量表,蒸汽表,涡街流量计,气体流量计,液体流量计,热水流量计 。

1.2 协调性原则
一方面,本统计管理信息系统内部指标之间应协调统一,另一方面本统计体系也应与现存统计制度保持协调统一,并尽可能的减少重复申报的工作量。例如:《中国统计年鉴》中“年末实有住宅建筑面积”与本统计体系中的建筑面积相协调。供热总量、供热能力等与各年的《中国统计年鉴》相协调[3]。建筑节能情况的统计与《民用建筑能耗和节能信息统计报表制度》、《民用建筑能耗数据采集标准》(JGJ、T154-2007)相协调等[4]。
1.3 简明性原则
供热行业发展历史长、涉及范围广,而数据的统计和信息系统的建设则是近几年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进步而发展起来的。并且我国各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一,部分供热主管部门和供热企业的主要工作仍是保障基本供热,在采集数据、优化经营方面的投入并不大。因此,在系统设计和运行之初,首先应确保系统的可实施性,简化填报的数据类型。但同时,也应意识到,供热行业属于市政公用行业,供热企业应如实上报主要数据,

涡街流量计  

[本信息来自于今日推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