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的微信公众号阅读量不过百? 

概述: 新媒体迅猛发展的今天,个人话语权得到充分的彰显。自2012年微信公众平台面向普通用户开放以来,微信平台的数量持续激增。然而绝大多数公众号粉丝量少、阅读量低,发展遭遇瓶颈。为什么你的公众号阅读量
本信息已过期,发布者可在"已发商机"里点击"重发"。

刷新时间:
2017-12-11 13:30:47 点击36217次
服务区域:
全国
联系电话:
18865915750
信用:4.0  隐性收费:4.0
描述:4.0  产品质量:4.0
物流:4.0  服务态度:4.0
默认4分 我要打分

新媒体迅猛发展的今天,个人话语权得到充分的彰显。自2012年微信公众平台面向普通用户开放以来,微信平台的数量持续激增。然而绝大多数公众号粉丝量少、阅读量低,发展遭遇瓶颈。为什么你的公众号阅读量只有100 ,复制粘贴抄袭剽窃、内容同质化定位模糊、个人运营思维受阻,这些都是原因……

2012年8月17日之后,公众平台面向普通用户开放注册,微信公众号由此开始活跃。时至今日每日新增1.5万个,值得注意的是,80%的公号粉丝数量在万人以下。

自从微信公众号逐渐开放之后,万粉以上的公众帐号数所占比例更小。身边越来越多的人开设了自己的公众号,虽然目的各不相同,有的基于自我表达需要,有的则是团队营销,有的是校媒,但是其中绝大多数都没有做起来,粉丝量长期迟滞,有的阅读量甚至徘徊在100左右,多在朋友圈内闭路传播,很少或基本上没有二次分享。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微信公号吸粉变得困难?下面为您解读一下我个人的两点看法。

 

1.精准定位,内容为王。

抄袭是公众号泛滥的一大主因。网络文章的大量复制粘贴,使得微信的原创能力大大受挫,因此刚开始做公众号的那批人就面临进退维谷的境地——没有原创基本上没有粉丝基础,想要做成大号基本上不可能,但是另一方面,有了精品原创却无力保护(微信的前期并没有遏制抄袭的有效手段),正所谓“1人原创,99人抄袭”。

当时的乱象养肥了那些靠抄袭起家的营销号。微信的知识产权得不到保护,久之,微信的原创空间就被压榨干净了。抄袭者的行为从来都是以丧失原创者的生存空间为代价的。

总体上,微信公号抄袭成风可以归咎于三点:抄袭者为博人眼球而大量复制粘贴复制粘贴、微信的对抄袭现象的惩治不力、读者的阅读习惯——既渴求优质原创内容,但另一方面却缺少对优质内容的保护意识,觉得“好文章就应该不问出处”,以上三点,是微信抄袭成风的重要推手,间接纵容了抄袭号的肆虐。

不过,针对抄袭,微信很快开展了针锋相对的行动。2013年12月,微信公众号的内容无法在pc端和移动端随意复制了,此前微信官方层宣布开始微信原创内容的保护内测,原创保护举措推行之后,用户只需要申请原创保护就可以避免被滥用,此举给了原创用户足够的发展空间。根据效果来看,腾讯此举还是能够有效打击抄袭成风的乱象。

此举给了营销号很大打击,因为并不是说所有的公众号运营者都有能力进行原创的,很多低端营销号,尤其是原创能力不足的都面临着发展后劲不足的难题。

前两年,公众号整体数量在300万 的时候,图文转化率能够维持在30%的公众号已经很少,大部分账号的图文转化率平均在15%,时至今日,这一情况仍然没有改观,甚至日渐陷入窘境。

以一个三万粉丝的校园官方微信公号来说,如果没有搞活动或者提供特别吸引人的内容,阅读和图文送达人数的比例也就维持在10%左右,阅读数很可能就维持在3000左右,转发和收藏数量也很难突破100。

这就说明微信公众号数量开始增多,每个用户开始关注多个公众号,那些无法做出差异化的公号,其阅读量将很难保证。

反过来,阅读量的大幅下滑,又会导致二次分享数量下跌,而后者,反过来又会严重影响阅读量,由此陷入恶性循环。互联网分析机构“企鹅智库”分析,80%的用户从朋友圈中获取订阅号文章,这就说明,一旦朋友圈内分享减少,阅读量注定低迷。

微信公众号数量的增多的大背景下,唯一出路就是,运营者对自己的公众号进行差异化定位。武汉大学校园媒体“英仙流”在2015年6月8日推送消息,称:“我们打算与已经存在的校媒项目差异化定位,把目光投向弱势群体、性别、绿色、学术普及口述社会经历等更注重个人体验的议题。”不得不说,在校媒增多,微信公号同质化严重的大背景下,“英仙流”的举动可谓明智之举。

为什么出路一定是差异化定位?在公众号数量泛滥之后,微信文章的质量并没有呈现出“一山更比一山高”的现象,很多公众号的定位模糊不清,既有时政评论,又有个人感怀,还有心灵鸡汤,片面追逐阅读量高的文章,反而淡化了公众号的品牌。类似公众号比比皆是,反而极大影响了用户的公众号体验,此时用户会更加倾向于关注垂直领域的公众帐号。

有人说,微信的用户确实有数亿之多,这片草原会长出很多参天大树,但是对于很多小团队运营的公众号来说,某个细分市场的垂直领域一定是足够安全而有前景的。

的确,对其中的垂直领域更加细分,无疑是进行微信市场深耕和进一步开发的重要举措,在这一点上,毫无疑问,英仙流做得很好。

微信的定位之所以要细分,是因为有明确的目标人群,不仅是粉丝增长的基础,也是二次分享的有利条件。以“刺猬公社”和“新闻传播学研”为例,前者要做现代传媒的观察者,后者要做传媒学子的大本营,前者吸引媒体研究爱好者,后者粉丝则多为对新闻传播学研有兴趣的学生和媒体从业人员,两者各有侧重,都能够在公众号中渐渐做大。

做个人公众号也有相同之处,首先要看个人兴趣,自己喜欢的主题才能够坚持下去,才能更好去编辑内容,找到喜欢该主题的用户;其次,要理清“自己喜欢”和“大家喜欢”的区别,这点可以采用明确用户关注度的方法来确定哪些主题是用户喜欢的。

要明确用户关注度,方法有很多,可以参考微信、论坛、贴吧里面热门的内容,微博里的热门以及大号主题说明,这些在一定程度上都可以说明公众关注的热点,运营者可以从此入手,选取符合定位的事件进行创作。

2.粉丝量是第一生产力

基础粉丝是公号能否发展起来的一大重要影响因素,没有基础粉丝的话,公号的耕耘期恐怕会很长。

微信前期,要增加微信基础粉丝,可以采用的手段有很多,比如,用户验证消费、用户微信参与活动、微信大号用户导入、微博用户导入,个人朋友圈也是推广微信公众号形象的主阵地。

此外,足够的微信好友还是诱发公号内容二次分享的重要保障,同时也可以采取建立粉丝群、举行比赛的手段去推广这种手段。

任何社交平台的核心本质是平行沟通的桥梁,从传播的社会关系而言,传播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也就是说虽然传播者往往处于主动地位,但被传播者并非天然被动,他可以通过信息反馈来弱化其单纯的被动角色。只有在前期和用户积极互动才能够留住粉丝,也才有做大希望,否则就会想吸收一批,丢失一批。相反的,前期数据统计分析并不是特别重要。

 

推荐一下线下增粉的渠道一只青蟹。

一只青蟹目前在全国的终端设备超过6万台,一个公众号投放一次,吸粉量会在10万到20万之间。“省号和全国号,要根据投放的区域不同,进行精准投放。品牌更看重的是可以分地区分人群精准投放,吸引最有效的粉丝客户,推送互动进行线下活动。”一只青蟹负责人说。基于技术驱动的“吸粉神器”,自媒体公众号甚至可以一夜之间走红。一只青蟹负责人表示,保守统计,6万台一只青蟹微信打印机平均增粉300万。

之前常见吸粉采用面对面游戏、促销、发放礼物等营销活动。 而增粉终端,实际上已经形成了厂家、商家、消费者共赢的局面。后台数据显示,一个二维码品牌每天可以打印200余万张照片。

企业或者机构建立公众号之后,不少处于“自嗨”的状态。然而,耗费人力物力运营,未必能带来真正的消费。瞅准这一自媒体发展现状,一只青蟹将“增粉”发展为自己的一块盈利主业。也就是说,布局增粉终端,抢滩线下增粉市场,仅是一只青蟹掘金粉丝经济的一个缩影,提供增粉综合解决方案,“保证每个粉丝都是活的”才是一只青蟹的发力点。

[本信息来自于今日推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