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什么?同样的条件,这些人已经拿到新加坡PR! 

概述: 近日,2021新加坡财政预算案一出来又受刺激了! 本地人和外籍人士的待遇也差太多…… 公民:各种发钱补贴! 消费税补助券 + 水电回扣券 + 孩子的现金补贴
本信息已过期,发布者可在"已发商机"里点击"重发"。

刷新时间:
2021-03-11 17:33:38 点击63480次
服务区域:
全国
联系电话:
18310705755
信用:4.0  隐性收费:4.0
描述:4.0  产品质量:4.0
物流:4.0  服务态度:4.0
默认4分 我要打分


近日,2021新加坡财政预算案一出来又受刺激了!

本地人和外籍人士的待遇也差太多……

公民:各种发钱补贴!

消费税补助券 + 水电回扣券 + 孩子的现金补贴

企业聘请本地员工还有补贴~

准证:进一步降温!

为了降低制造业对外籍劳工的依赖,政府决定下调制造业S准证外劳顶限。

从现在的20%,到明年2022年1月1日起下调至18%,到2023年1月1日起下调至15%!

要成为公民,首先你要先成为PR!

新加坡2020年人口下降

2021年是申请PR的好时机

2020年新加坡总人口不增反减,下滑到569万。10年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

从《2020年人口简报》来看,新加坡现在的人口数量,尤其是公民人口距离目标还差一大截。

来源:stastics

新加坡非居民人口只剩164万左右:受疫情影响,去年有很多拿准证的外国人离开新加坡,仅2020年上半年,非居民就业人数就暴跌10万人左右。

永久居民人口维持在52万不变;公民人口有略微增长达到352万。

看来离新加坡的2030人口目标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实际上,最近3年新加坡公民、永久居民申请获批的人数也是一年比一年多。

  • 2017年,申请公民获批22076人
  • 2018年,申请公民获批22550人
  • 2019年,申请公民获批22714人
  • 2017年,申请永久居民获批31849人
  • 2018年,申请永久居民获批32710人
  • 2019年,申请永久居民获批32915人

经过了一年疫情之后,2021年新加坡打算大力发展经济,必然是个申请PR的好时机。

说起PR申请,很多人真是一把辛酸泪,新加坡申请PR门槛看似不高,但是通过标准却是个玄学。

看起来一样的条件,有人能申请到,有人就是申请不到。

但是如果你坚持不懈的申请,总有一天还是有机会的。

“一样的8K工资为啥我申请不到?”

"一样的来新加坡10年,为啥我被拒了"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曾经提到过,想要申请到公民,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能够和谐地融入社会

2、掌握能力和技能

3、为经济做出贡献

我们猜想申请PR也是差不多的考量,用可量化的标准翻译总理的话就是:

1,来新加坡的时间/婚姻状态等

2,专业和工作所在行业

3,月薪收入

这些都是老生常谈了,假如你的申请频频被拒绝,那么肯定有一些不足之处。

想要提升PR申请的成功率,争取能够在今年把绿卡一举拿下?

不妨再细细揣摩一下移民局的标准👇

了解移民局的选择标准

新加坡总理公署部长英兰妮去年在国会表示:“新公民要不与新加坡人有家庭关系,或是在这里学习、工作或生活了一段时间。公民和永久居民的申请及遴选标准则主要根据他们是否承诺把新加坡当作家园,以及能否融入和对新加坡做出贡献。”

这句话看似比较模糊,但实际上移民局确实没有强制标准,除了学历和薪资,还会考虑“年龄、家庭、在新加坡居住年限……”等等各个因素,这也是为什么一些有小孩的家庭会更容易申请的原因。

准备一份足够吸睛的个人材料

移民局一般还会采用横向对比的方式,把经历、薪资、准证类型一致的申请者相互比较,比如:EP和EP互相比较,和孩子一起申请的互相比较,等等……实际上,移民局是不会跨级比较申请者的,EP和SP之间就不会相互比较。那为什么申请难度还是居高不下?

要知道,移民局对你的了解都是来自于提供的资料,如果只是提交官网上列出的材料,又怎么能够起到吸睛的作用,让你脱颖而出?如果有额外的附加资料就不一样了,例如:做义工的经历,有份量的推荐信等等……

说实话,新加坡移民厅要花6-8个月时间来审核申请人的资料。

一定是相当仔细地评估,所以在申请时,需要特别避免资料不齐全、资料填写错误、资料不符合规定等基本情况。

[本信息来自于今日推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