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增生的原因是什么? 

概述:据调查统计,乳腺增生在当今社会发病率是相当高的,达到70%-90%,不少女性都会或多或少的有乳房胀痛等疾病,虽然不是每种乳腺增生都会癌变,但是疼痛感也会让女性生活造成不适,从而更容易影响心情。那么乳
本信息已过期,发布者可在"已发商机"里点击"重发"。

刷新时间:
2020-09-10 15:26:08 点击22905次
分类:
服务区域:
全国
价格:
  • 4800 元
形式:
脱产班
联系电话:
13822168925
信用:4.0  隐性收费:4.0
描述:4.0  产品质量:4.0
物流:4.0  服务态度:4.0
默认4分 我要打分

乳房胀痛和乳房内肿块,是本病的两个主要症状。由于患者的个体差异及感受病因不同,其肿块的形态表现及全身症状多种多样,按中医辨证,主要分为以下四型:

 

1.肝邪气滞 此型临床较为多见,常见于青春期或病程较短者。证见忧郁寡欢,心烦易躁,两侧乳房胀痛,可扪及胂块,其肿块常随情志波动而消长,每于经前乳头、乳房胀痛更甚,经后可有所缓解,兼有两胁胀闷,少气懒言,善叹息,暧气频作。舌质淡,苔薄白,脉来弦细。

 

2.阴虚火旺 此型患者多表现为形体消瘦,乳房肿块多个,胀痛且伴烧灼感,同时可见头晕耳鸣,午后潮热,精神不振,虚烦不寐,激动易怒,口干或口苦,经期紊乱,小溲短少,大便干秘。舌质红,苔少,脉象细数。

 

3.冲任不调 此型多见于绝经期妇女。乳房胀痛或隐痛,乳房内结块大小及疼痛等症状常于经前明显加重,经后显著减轻。常伴面色少华,腰酸膝软,精神疲惫,夜寐不酣,月经紊乱,量少色淡,甚或经闭。舌淡苔白,脉象细弱。

 

4.痰瘀凝滞 病程较长,患者乳房结块经久难消,胀痛或刺痛,触之肿块质地较硬,活动度较差。患者平时痰多,质粘稠,烦躁易怒,失眠多梦,情绪波动时症状加重,经行量少,色黯,兼有血块,经行腹痛。舌质黯红或有瘀点,脉来细涩。


 

中医辩证之望闻问切

中医讲究对症下药,中医如何通过最基本的方法去了解患者的病症,就需要用到我们熟知的“望闻问切”四个方面的内容,也被称为四诊。中医的“四诊”是基本的一个功夫,也是讲究经验的一个功夫。

望,闻,问,切四个方面具体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望诊,就是用眼睛望病人的整体和局部的情况。首先要看病人是不是有神。有神为眼睛明亮,神志清楚,语言流畅,反应灵敏;无神为目光晦暗,表情呆滞,反应迟钝,语无伦次。局部的望诊,主要是望舌,舌的不同部位代表不同的脏腑,望舌包括望舌质和望舌苔两方面。

 

  闻诊,闻就是用耳朵听,用鼻子闻。听包括讲话声、咳嗽声、呼吸声、呃逆声。凡气粗声高、重浊的都为寒症;气微声低的都为虚症。闻就是闻气味,包括口腔气味和各种分泌物的气味。凡是恶臭味重的,属热症。有腥味或气味不重的属虚症。

 

  问诊,看病时医生要仔细询问病人的病情。流传有十问歌: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胸腹,七聋八渴均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妇女尤必问经带。

 

  切诊,切诊就是切脉、候脉。切脉部位多在寸口,寸口为手太阴肺经之脉,因五脏六腑的脉都会合於此脉,所以从這里可以了解到全身脏腑经脉气血的情况。一般常见的脉有浮脉、数脉、滑脉、弦脉。

 

  望闻问切是中医诊病的基本方法,也是一个了解情况,收集材料的过程,在此基础上进行辨证论治,选出正确的治疗方法。所以四诊是辨证论治的基础



乳腺增生的原因是什么?
[本信息来自于今日推荐网]
  • 13822168925发布的信息
  • 腰椎坐骨神经疼痛如何调理?
  • 广东省五羊职业培训学院杏林大讲堂《肌筋膜触发点疗法‌‌学习班》;肌筋膜疼痛触发点(Myofascial Trigger Points,MTrPs)早先是由美国临床教授Janet Travell在1942年根据牵涉痛规律提出的,非...
  • 小孩可以艾灸吗?有什么禁忌?
  • 小儿生病,妈妈做担心。除了小儿可以帮助我们远离生病,那么可以结合艾灸增强体质。...
  • 小儿推拿学习什么内容?好学吗?
  • 您的小孩是不是动不动就容易生病?小孩子发烧感冒体质‌‌差,妈妈非常担心。那么我们如何才能让宝宝不打针,少吃药,健康成长?...
  • 中药护肤品的常见成分
  •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现在很多女生都是成分党,对于化妆品的成分非常看重,而且药妆现在也变得受欢迎。如今夏季,天气炎热,不少女生都稍微晒黑了一些,所以美白就变成了当务之急。...
  • 艾灸是个宝,但你知道什么情况下不能灸吗?
  • 这8种人不能艾灸,你是其中一种吗?中医艾灸作为中医自然疗法,流传千年,在古籍医典均有记载。...
  • 小儿推拿这个市场怎么样?需求量大吗?
  • 小孩体质差妈妈非常担心,如何健康调理小儿体质?——‌‌小儿推拿是建立在传统中医学,整体观念的基础上,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学说为理论指导,运用各种手法刺激穴位,使经络通畅、气血流通...